大灣區校園|科大與廣州分校推跨境研修計劃 兩校科目學分互換互認

社會

撰文: 馮琪雅

發布時間: 2024/06/14 18:00

最後更新: 2024/06/14 18:47

分享:

分享:

其中一批科大生參加「深度遊」活動走訪廣州校園,了解當地同學生活日常和文化氛圍。(科大提供)

香港科技大學與創校近2年的香港科技大學(廣州)今日(14日)共同宣布推出名為「紅鳥跨校園學習計劃」的跨境、跨校園研修計劃,以加強兩校學生在學術、科研及社會活動方面的互動交流,並透過「科目共享」(Course Sharing)和「學分互換互認」(Credit Transfer)等機制,增加部分學科名額,以鼓勵兩校學生深化互動。

校方指,計劃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將傳統學科和融合學科結合的跨境、跨校園研修計劃,在符合兩校教務委員會聯合學術協商機制要求和批准下,兩校學生可按個人興趣和學術水平,修讀對方校園所開設的科目,相關科目學分亦可獲對方認證及轉移,部分更可計算在畢業要求學分內。 

同時在科目共享機制下,兩校現合共提供約1,500個本科科目,其中近3成已實現「架構、內容和資源互聯互補」,由兩校不同教師任教。學生若到對方校園交流,可報讀相關課程,意味更多學生有機會修讀包括數據科學或人工智能等熱門學科。以廣州校園計劃於2025/26年度開辦的本科課程為例,「金融科技」與「微電子學」約兩成半科目將與清水灣校園共享教學內容,「機械人」及「先進材料」兩個本科課程更有3成科目教程與清水灣校園相通。

校方提到,自港科大(廣州)2022年9月開校以來,兩校已有近1,300名學生到訪對方校園,參與為期最長1個學期、涵蓋實習、文化交流、業界考察及比賽等交流活動,以及逾250名同學參與線上課程,兩校未來更計劃推出夏令營活動,透過文化交流擴闊同學視野、相互裨益。

港科大校長兼港科大(廣州)理事會理事長葉玉如表示,計劃將有效進一步匯聚兩地校園教育資源,為學生帶來更靈活和多元化學習體驗。港科大(廣州)校長倪明選則形容,項目使命是配合和抓緊中國發展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,在兩地校園共建平台幫助粵港高校學子拓寬眼界、加強交流,為他們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,為國家培育更多德才兼備的高水平創新型人才。

翻查資料,目前在科大廣州分校畢業的本科生,可同時獲頒發兩間大學的學士學位證書,並獲頒發廣州分校畢業證書;研究生則可獲頒發港科大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證書。
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

【中下學試題免費下載】  【名校專區升學攻略】

【食物安全超市大搜查】  【職場智慧求生術】